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

學習是一個不斷反省的過程,教學何嘗不是?

布魯納(J. S. Bruner)1966年出版了【教學理論的建構】一書,該書被譽為教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。對於學習,該書陳述如下:

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,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,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。

在過去很長的依段時間內(上個世紀60年代之前),學校的教育的主要功能幾乎仍集中在知識的傳遞上,老師成了知識的代言人,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。因此,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,教師首要仍在懂數學,接著才是懂得用什麼要的方式將這些數學知識介紹給學生。而老師必須藉由實際教學中累積教學經驗,進而透過反思精緻化自身的教學。這個時候,教育上主要的教學觀點仍受到傳統的哲學認識論,以及心理學上的行為主義觀點所支配。儘管當時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應用已經有著長久的歷史,但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結合,並沒有堅實的研究基礎,探索教師的教學心理學的研究更是乏人問津,加上該時期關於數學教育的研究並未成為一個專門領域,自然談不上對於數學教師的心理學探索。

60年代後期,在心理學發展出對兒童的行為評量的規則與方法後,才給教師提供了必要的教學上的決策與判斷,心理學也才開始從配角的地位,成為教育的決策主要依據。對於數學教育而言,由於心理學認知學派的觀點漸漸取代行為主義的觀點,以及哲學認識論從傳統教學觀走向建構主義教學觀,這兩大轉變對於數學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然而,這些轉變並沒有轉移到教師的教學上,更確切的說,並沒有轉移到教師教學的學習上,也就是教師的教學學習是否也遵從心理學的發展仍有待加強。

或許,有人認為教師教育不同於兒童的學習,這些準教師已是成人,他們接受知識的方式不同與兒童。但我仍相信布魯納所說的「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,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,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。」同樣也適合教師學習,不論他們是否已經是成人。因為同樣都是學習,反思還是必經之路,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反思的過程。而要引起反思就必須引起沒動機,也就是試圖引起共鳴,如此才能啟發學習者去求取原先不知曉的事物。

「共鳴」原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,或許在音樂上也會用到,現在,引此共鳴已經是一個普世名詞,社會上、教育上隨處聽得到,但不管這個概念如何延伸,不變的是要有相同的頻率才能引發共鳴。這是很現實的。我知道有人不認同現今的教育方式,認為太過屈就學生,討好學生,教學不應該這樣。我基本上並不反對這種說法,因為確實有許多老師雖有引起動機的思想,卻忘記只有引起共鳴並不是目的,重要的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。如果你有好的辦法,可以不屈就學生、不討好學生,卻能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,也算是好的方法。不是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